成天想看翻牌;最常见的六种翻牌类型你可懂?

2017-08-12 11:19:42

懂得如何把翻牌分类,能够帮到你提升自己在翻牌后的打法,懂得如何把不同类型的翻牌与对手翻牌前的范围联系起来,能够助你在翻牌后作出更合理的决定。


        问大家一个问题,在你们最初学打无限德扑的时候,你们最早学的策略是哪一方面的知识?


        在学习了基本规则和做行动的先后顺序后,你学的应该认牌力对不对?也就是如何判断各种起手牌的牌力,比如:

*A♠A♣、K♠K♣、A♣K♣和Q♠Q♣是超强起手牌

*A♣Q♠、A♠J♠、J♣10♣、9♣9♠是较强起手牌

*Q♣J♠、8♣6♣、5♠4♠是偶尔有些可玩性的起手牌

*J♠2♣、8♠3♣及类似牌型则是垃圾型起手牌

学完牌力之后,你可能开始学“位置”在德扑的重要性了,然后接着就是下注量、底池赔率以及其他相关的翻牌后知识。对于这些知识的学习,你可能是有师傅或是牌友小伙伴指点,也可能是通过阅读策略书或文章习得,或者是看策略视频/扑克节目了解到,但把这些知识点融会贯通其实靠的是在实践中领悟。

在学习或实践的过程中,不少人开始间接了解到翻牌的各种类型,然后开始领悟到一手牌会受到翻牌什么样的影响,跟我们最初是挑选强牌或弱牌入局有很大关系。

像是AA或AK这种牌,它们在翻牌前算是强的起手牌类型,而这些牌型在翻牌发出后其牌力往往还是强的;而像JTs这种牌,因为有机会在翻牌提升牌力,所以也是一些不错的起手牌;可如果是J2o这种垃圾牌,不管是从先天的牌力,或是翻牌能对它起到的帮助来说,这种牌型都只能被归类为弱起手牌的类型。

厉害的牌手不仅可以想到翻牌会如何帮到或伤到自己的牌型,他们还有能力判断出这三张牌对对手的范围是利还是弊,然后依据这种判断来决定打法。经验老道对这个游戏理解透彻的牌手,他们看到翻牌后,可以本能地判断出眼前这三张牌对于入局的每一个玩家究竟是好是坏,这些老手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们能够认清眼前翻牌的属性,然后根据这种认知去做出判断。

就这些各种各样的翻牌而言,常见的类型有下面几种:

*“高牌”面:包含两或三张高牌(10x或以上)

*“小牌”面:包含两或三张低牌(8x或以下)

*“湿”牌面:包含同花或连牌(促成潜在的同花或顺子)

*“干”牌面:不存在听牌(同花或顺子)的面

玩家们可以很轻松认出“高”和“低”牌面,“湿”和“干”牌面虽然也不难认,但还是值得小小探讨下。


 

比如10♣98♣被看作是“湿”牌面,因为这三张牌既衍生出了同花听牌又有顺子听牌,还有顺子成牌,所以说那种包含两张同花或是两张连牌的翻牌其实都可以算是“湿”牌面的一种。

至于“干”牌面,说的则是Q♣72♠这类型的翻牌,这种牌面跟听牌几乎没什么关系,当然你也可以说他有后门听牌,但说实话,这种后门听牌是需要转牌或河牌都来帮忙才可以成牌的。“干”牌面通常也是一些彩虹面翻牌(意思就是三张牌都是不同的花色),因为这种牌面很难成同花听牌。

有一点大家要注意一下,“高”和“低”牌面也可以被看成是“湿”或“干”牌面,不过这取决于这三张牌中同花和连牌的亲密程度。

高手能够通过对手翻牌前的行动,以及翻牌这三张牌推测出对手的牌力有无提升。

翻牌前,相比被动跟注对手raise的人而言,在前位raise或3-bet的人就秀出了自己的牌力,这时候他们牌就很可能是大口袋对或高牌这种牌型,因此如果翻牌发出像A♣K♦8♠这种“高”且“干”的牌面,那这种牌面跟翻牌前加注者或反加者的范围联系更大,而如果翻牌是8♣7♣5这种“小”且“湿”的牌面,那这种牌面对翻牌前在盲位注位被动跟注的玩家更有利。

懂得利用对手翻牌前的行动判断他们的范围,并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们的范围与翻牌之间的联系,可以很大程度帮助玩家做出更合理的翻牌后决策。

给翻牌分类的方式其实还有一种,主要跟翻牌会引起多少行动有关,这种方法是Ed Miller提出来的,Miller用这种方法把翻牌分为“动态”型和“静态”型。

所谓“动态”型翻牌,Miller的解释是:这种牌面不会一直偏向某一个玩家,常常会把玩家间的战火引向转牌或河牌,这类翻牌有时还被形容成“撕逼”型牌面,因为这种牌面会留住更多玩家为底池而战。

相比“动态”牌面,“静态”型翻牌一发出来就会立即偏向某一个玩家,使得其他玩家不想再继续下去。在这种牌面中,在翻牌这条街牌力领先的一方会选择打价值,而没在翻牌中牌的一方通常会尝试将损失控制在最低,一方打价值,一方不打算支付,所以这种牌面引发的行动就会少一些。

Miller在他的《大定律》这本书中,用了挺长的篇幅去解释这个概念,他说在“静态”的翻牌中,不管是你或是对手的牌力,在转牌或河牌都不会有太大改变,可是在“动态”的翻牌中,转牌或河牌的出现会让入局玩家的牌力有很大的转变。

想要了解更多Miller这个动静态理论的玩家,你们可以登录中扑网的淘宝商城,下手一本来看看,下面是书籍购买链接: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spm=a1z10.1-c.w5003-16841165219.4.5d88064c7WyhXp&id=520694038625&qq-pf-to=pcqq.c2c&scene=taobao_shop

单纯用干巴巴的文字表述,大家或许会觉得有些枯燥,所以下面我们就用例子来为大家解释一下动静态牌面这个概念。

所谓静态翻牌,类似K♣83♠或J4♣4♠这种,在这类翻牌中,某位玩家在翻牌的牌力如果是最佳的,那他在后续两条街的牌力也极有可能是最佳的,比如K♣8♦3♠这个面,你手里要是有一张K(撇开对手也拿有比你大的Kx不谈),你在翻牌应该是领先的,而能让这种局面反转的转牌与河牌是很少的。

而动态翻牌,比如10♠9♣6♠或7♣5♠2这种就属这一类,翻牌发出后,虽然玩家的牌力可以立马得到提升,但很多转牌都能让局势有很大的转变,如果在10♠9♣6♠这种牌面中拿到顶对,它们应该不会给你提供已经稳赢的感觉,因为如果对手拿了两高张或有听牌在手,若是他们继续打到转牌或河牌,他们的牌力是有挺大机会超过你的。

正如Miller在《大定律》所说,“高”和“干”的牌面往往会偏向“静态”面,当然也会有例外的时候,而“小”而“湿”的牌面则偏向“动态”面的属性,不过这也不是一个完全绝对的归类。其实这里的重点并非只是如何识别各种翻牌,重点搞清楚如何在各种不同类型的翻牌中找出最合适的打法。

Miller在书中提到当牌面是“动态”型翻牌时,位置优势起到的作用更大,比方在10♠9♣6♠这种牌面中,如果翻牌后你坐不利位置,倘若你是翻牌前的raiser,你应该不会想在这种面去c-bet;或者说你不是翻前的raiser,而你手里拿着听牌,为避免被对手加注赶出底池,你可能会选择玩得被动些(比如check-call)。相反,“静态”型翻牌就相对安全多,不管是对于想c-bet或是用半诈唬偷池的人而言,静态型牌面都安全一些。

对于打牌的人来说,判断对手们翻牌前的行动与不同类型翻牌间的关联,并依据这些信息做出翻牌是否偏向于对手的判断,这比在翻牌前挑选入局范围这种活难多了,虽然难,可一旦能把这种活练好,那必是一种“梅花香自苦寒来”的happy ending。想要自己在翻牌后的技术变得更好,懂得如何分辨不同类型的翻牌并找出它们和对手行动的关联性,这是大家提升技术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