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已久但并不靠谱的四大GTO谬论

2022-02-05 19:46:18

 

GTO指的是一种不管对手怎么出招他都没法将其攻破的策略(从长远来看)。

WSOP金手链得主朱跃奇去年初曾在2+2论坛发表过一篇名为“这个持续十年的GTO狂热给扑克圈带来的伤害大于益处”的帖子。

朱跃奇在帖子中并非完全否定GTO理论,他发帖主要是为了让玩家可以更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不需要神话和盲从这种理论,应该以更理性地去看待这种玩法,而今天的文章我们就来纠正几个在圈内流传已久但并不靠谱的GTO谬论。

谬论#1:目前世界一流的玩家全都在使用GTO玩法

无限德扑游戏的GTO策略确实存在,但对于人类(甚至电脑)而言却仍是待解之谜。

这个游戏太复杂了,以至于它的完美打法目前还未被攻破,但没那么复杂的游戏类型,比如单挑德扑的GTO玩法基本可以说已经找到解决之道了。

GTO现在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词汇,这个词汇常常被用来代替“疑似最优策略”或“好策略”,至于是什么说法主要取决于使用者是谁,你平时甚至能听到有人用GTO来形容他们在晚餐吃到的牛排,或形容家里的狗狗。

当大家在谈论扑克游戏的GTO策略时,他们说的可能只是一种基于GTO理念衍生出的策略,但实际并非就是GTO,就连经验丰富的职牌也常会把这些概念混淆。

谬论#2GTO策略一定等同于最赚钱的打法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GTO其实是一种最大程度剥削平衡打法的策略。

GTO策略是不考虑对手打法的,所以它并不一定等同于最赚钱的策略,比方说某局牌的河牌圈,不管对手是跟注站或紧人,站在GTO的角度,无论面对哪种牌风的对手,你的诈唬频率都是一样的。

可正如上面所说,这个游戏的完美打法仍未被发掘出来,所以没有哪位玩家采用的策略称得上是最优和平衡的。所有玩家在某一方面都是能够被剥削的,而某些玩家会比另一些玩法更容易被剥削,因此在面对打法不平衡的对手时,最赚钱的策略就是那种能够最大程度利用他打法中不平衡之处进行剥削的玩法。

不过剥削策略也有不好的地方,主要有两点:

1、有时你用的剥削策略可能是错的。

剥削策略本身就是偏离平衡的做法,因此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决定偏离平衡时一定要参照可靠的信息,而非一种猜测,如果是基于猜测而进行的剥削,若是信息有误,你的打法很可能就是非常负EV的策略。

2、一旦决定使用剥削策略,你的打法也开始出现了漏洞

比方说你正在线上跟一个常客玩家打牌,依照之前的数据来看,他在小盲位碰上3-bet时的弃牌率有过高的迹象,那么在跟这位常客玩家交手时,因为知道他在SB位的弃牌率过高,所以你在BB位就有理由提高3-bet频率了。

可一旦做出调整,你自己本身的策略就偏离了平衡,出现了可被剥削的漏洞,假如这位SB察觉到你的这种调整,他就可以提高自己4-bet的频率来对你进行反剥削了。

谬论#3:只有数学好的人才能玩转GTO

最优策略是跟数学有联系,但你不一定非得精通数学才能搞掂GTO

GTO相关的所有计算都是很简单的,并不会很烧脑,多数常见的公式在网上都能找到,比方说如何计算底池赔率或者最低防御频率等等。

当有经验之后,计算底池赔率和跟注频率就会变得非常容易,熟练之后你甚至下意识就能算出来。

比如价值下注和诈唬下注的最优比例,这个数据需要依靠下注量来计算,但算过一遍后应该就能记住基本原理。

打个比方,你正在打单挑,河牌圈时底池200刀,你下注100刀,对手跟注的赔率就是3:1

在这个例子中,如果你想要让对手不管是用抓诈唬牌型选跟注还是弃牌,其结果都是无差别的(最好的结果就是回本),那你下注范围里价值牌和诈唬牌的比例只需达到75%25%即可。

这个比例会根据下注量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下面几个数据是最常见的下注量所对应的比例:

下注量

价值牌与诈唬牌比例

底池×2

3:2

底池×1

2:1

底池×0.75

7:3

底池×0.5

3:1

由此可见,下注量越小,下注范围中的价值牌就得越多,下注量越大,诈唬牌的比例就越高。

谬论#4:既然剥削策略能带来更高盈利那就没必要学习GTO

虽说有效的剥削策略比GTO策略能带来更多的EV,但这并不意味我们就要放弃对GTO的学习。

因为剥削策略能创造更高盈利的前提是“有效”二字,假如你对对手一无所知,那在这种情况中使用平衡的最优策略才是最佳处理方式。

一般来说,我们需要跟对手打过数千手牌后才能准确挖掘出他打法中的潜在漏洞从而进行剥削,因此在没有发现任何有价值的信息之前,我们最好是先使用一种平衡的策略来防止自己被剥削,然后在这种“无坚不摧”打法的保护下去搜集信息,一旦找到了有效信息我们再偏离平衡也不迟。

此外,对GTO策略有透彻的理解也能帮助我们更有效地去挖掘对手打法里的漏洞,因为你清楚什么是平衡,所以一旦对手的策略偏离了平衡,你就能很快意识到这种偏离并加以利用。

当然,GTO是很复杂的一个话题,它所涉及的内容比这篇文章所讨论的要广泛很多,而这篇文章也不是为了跟大家讨论什么高深概念,而是想要借此机会纠正一些大家对于它的误解,希望上述讨论的内容能够给大家带来些许帮助。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感谢阅读,祝在牌桌好运!

  • 流传
  • 已久
  • 不靠
  • 四大
  • GTO
  • 谬论
  • GTO
  • 指的
  • 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