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这或许是他们得以成为中国顶级pro的原因吧...
2025-04-01 18:00:00
在中国德州扑克迅速发展的浪潮中,顶尖玩家们不仅在赛场上斩获荣誉,更以深刻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为行业注入精神内核。
今天我们整理了多位WSOP冠军及国内赛事名人的经典语录,希望可以从策略哲学、心态管理到行业观察等角度,为扑克玩家们提供多维度的启示。
我们这个社会过于浮躁,
反映到学牌方面就是普遍的急功近利,
很少有人会踏踏实实从基础学起。
从业者也普遍投其所好,
很少有负责任的教学,
形成了一个非常不健康的循环状态,
这是非常让人遗憾的现象。
踏踏实实学习最基本的东西,
认认真真思考和交流并不断实战演练才是正道。
你的牌打不上去,不是因为你GTO没算清楚,
是因为你自己基本功不过关,没有提升的基础。
他的观点强调,技术迭代离不开扎实的基础训练,而非单纯依赖复杂理论。
一手牌就像一个项目,
什么时候该全进、
什么时候该退出、
什么时候该控制风险,
这些考虑都要基于将来的回报。
在投资和创业时,
往往没有太多机会可以让人细致的思考和复盘,
而徳扑可以。
如果每一手牌都在锤炼你的基本素质,
那自然而然会养成很多好的习惯。
扑克与投资的共通性在此凸显:精准的风险评估和长期价值导向,是职业玩家的核心能力。
打牌让我意识到自己有时过于“一厢情愿”,
总认为对手会按自己的理解去行动,
而事实往往无情打脸。
放在生活中也一样,你可以有很多种想法和尝试,
但对人对事切忌抱有过高的期待,
要学会坦然接受“事与愿违”的局面。
人生起落沉浮,这是自然规律。
扑克有输有赢,这是游戏规则。
好与不好都必须去承受。
不好的时候尽量保持冷静,休息几天调整好心态从头再来。
要这么去想:留得青山在,没有什么了不起,对吧?
我曾经一度对这个问题特别困扰,
就是我觉得有人很不尊重我,
或者有人打的很无理,你去碰到这样的牌手,打得很搓火,
后来跟一些信佛的好朋友谈起这个问题,
他说其实这些人都是你的朋友,是上天派来帮助你的人,
当你这样去看待这个问题的时候,
你真的觉得世界特别美好,是所有这些“伤害”你的人,
让我做出很错误判断的人,你都觉得谢谢你给我上这一课...
将对手的“无理”转化为自我成长的契机,或许正是职业玩家心态成熟的标志。
中国的扑克产业现状肯定和美国有不小差距,这不可避免...
但20年前的美国,扑克产业也一样举步维艰...
我发现中国有很多优秀年轻的扑克玩家,他们的水平让我惊讶...
我很希望他们能更多的和欧洲、和美国的顶尖高手过招...
我不觉得中国玩家这方面会输给他们,他们只是缺少一个和全世界玩家交手的机会。
这一观点呼应了近年来中国选手在国际赛事中的突破(如罗曦湘、周懿楠2024年WSOP夺冠),也揭示了行业发展的关键瓶颈:国际交流与生态建设。
张阳(WSOP冠军)则从经济学角度解析扑克本质:
“人生无时无刻不在赌博,赌博本身并不是坏事物,关键是参赌的人怎么对待,再说赌博,我倾向于认为它是一个中性词。赌博关键的两个指标就是ev和波动,如果是-ev,也就是说规则对你不利,玩的越多,输的越多,比如百家乐,参与者会以一个恒定的速度输钱,和水平高低无关。德州有些特殊,对于大部分玩家来说,是-ev,对于一小部分玩家来说,是+ev。
一个赌博项目仅仅是+ev是不够的,要有良好的风险控制,也就是要降低波动。这就是赌场为什么要限注,并不是怕玩家类似于翻倍的这种策略,而是为了降低风险。对于职业德州扑克选手来说,提高ev的方法就是提高牌技,降低波动的方法就是做好资金管理。想要在一个赌博游戏中获胜,这套方法放之四海而皆准。”
这样的言论直指职业化路径的核心——技术精进与风险控制的平衡。
现实世界的盲注是通胀,
通胀就像德扑中的盲注,
无论你是否行动,它都在悄无声息地消耗你的筹码:
金钱、时间、情感,注意力,都在被这个无形的“庄家”一点点吞噬。
他用这样的隐喻将扑克规则映射到生活,提醒玩家在复杂系统中保持清醒。
现在这个时代,他还是比较褒奖努力的人的。
一个事情你研究的很深,社会不会给你不公平的待遇,
现在信息很平等,只要你很出色,
社会就会给你一个正确的定位,所以不用太担心。
哪方面做到顶尖,
自然而然会有人把你从价值洼地里面拿出来,
放到一个你应该有的位置,
所以就去努力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吧。
☆ 结语 ☆
中国顶尖扑克玩家们的真知灼见,不仅是技术经验的总结,更是智慧与哲思的凝练。
从朱跃奇的“基础至上”到陈强尼的“国际视野”,从蒲蔚然的“接受事与愿违”到郭东的“化敌为友”,这些观点共同构建了一个职业玩家的成长图谱:技术、心态、行业认知缺一不可。
正如周懿楠、罗曦湘等新生代选手在WSOP的突破所昭示的:
中国扑克的未来,既需要个体的极致努力,也依赖生态的持续完善,而每位玩家的思考与践行,终将汇聚成推动行业向前的力量。♥